“走出去”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发表时间:2020-10-14 15:27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0201015-17日,第七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即将在河南省驻马店市隆重召开。

本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将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共同探索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的教育体系,探讨新时代类型教育的历史方位与未来方向,推进“十四五”规划与数智治理体系建设,构建专业研究生教育与类型教育体系,开拓国际应用技术教育合作新格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高校,一直以来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实现知识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教育是百年大计,是一个国家复兴和富强的根本。

建国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了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的“高级建设人才”,为我国各行业、领域的恢复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断的改革与发展、不断的引进学习与交流合作,并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和扩大招生规模,中国高等教育驶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为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支持。在国际上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声誉与积极的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高等教育体系更趋完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稳步提升,对国家发展贡献度更加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事实证明,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站在新的起点,完全有实力走出国门、走向四方。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本届论坛之分论坛四,将围绕开放新格局--国际应用技术教育创新网络与“走出去”展开交流,思考如何以应用技术的变革和发展为核心,以全球各国的教育创新网络构建为趋势,通过各国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分享,探索全球教育创新和未来技术变革的内在深层联系。

此次分论坛上,来自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普文分校的终身教授、致力于中美高等教育比较研究与交流合作多年的范华军博士将与众多的与会嘉宾、学者、老师和领导们共同分享中美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成果,共同探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模式、高等教育国际化及本土化实践的重要性以及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的战略意义等问题。

让我们洗耳恭听、拭目以待。



嘉宾介绍


02.png范华军博士

德州农工大学普文分校的终身教授

四川轻化工大学化工学院学术院长


范华军博士,德州农工大学普文分校的终身教授,具有20多年在海外教学和科研的经验。曾经担任过化学系副主任、美国国家能源部(US DOE NNSA)的“材料能源与安全联盟”项目的主持人,州教育厅优秀人才培训中心的执行主任。具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管理了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NSF)、美国能源部(DOE)、和美国教育部(DoEd)等一千五百多万(1500万)美元的课题、和二十多个项目;目前在四川轻化工大学化工学院担任学术院长,引领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教师和科研队伍的建设。推动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去培养建设适应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在学术上,范博士在应用泛密度函(DFT)和多尺度模拟方面发表了超过30份同行评议的期刊文章,以及超过70份会议论文。

分享到:
联系电话
010-57537191

官方二维码